讲话稿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讲话稿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讲话稿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
我们起草的讲话稿中有一种看似“空话”的东西,那就是有一些笼统的表述。今天就说说我们起草讲话稿时应该在这方面注意的问题。
按照一些人的设想,领导的讲话应该越“实”越好,最好“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向基层布置具体工作。其实,我们起草文件和讲话的时候恰恰要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按理说,从表面上看,“一竿子插到底”是好事,体现出领导作风的务实与高效。但实际上,这容易带来几个方面的问题,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出现。
首先,这种“一竿子插到底”会使决策的层级搞乱,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能。必须看到,我们的行政体制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科层制。既然是科层制,就有一个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含义。在科层制的背景下,上级领导贸然越级干预指挥下级的工作,很容易使下级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在一些应急状态下尤其容易出现问题,导致信息梗阻,指挥失灵。
其次,这种“一竿子插到底”容易导致下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受挫。试想,如果基层的决策都由上级越俎代庖了,那还要基层干部干什么?作为下级,在本职岗位上施展才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上级事无巨细都一竿子插到底,长此以往,下级干部就会产生依赖思想,自己懒得动脑筋,凡事都形成对上级的“等靠要”,这样会把人养懒了,从开始不用思考到后来不愿思考,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最后发展到不会思考,原有的工作能力也会变得衰退。
其三,这种“一竿子插到底”容易导致工作脱离实际。因为信息在传导过程中会层层衰减,基层的情况和问题经过层层汇报,到达上级那里很多的东西会被牺牲掉,上级据此做出的决策很容易“不接地气”。还是以应急为例,比如要安排群众转运,只有基层干部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由他们来具体指挥,往往更加得心应手。而这时如果是上级来指挥,极大的可能是由于不了解一手资料,最后成为蛮干和瞎指挥。
…… 此处隐藏293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