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文档 > 办文专栏

独辟蹊径 文化为魂 俯仰拾掇 ——评析一篇充满智慧充满灵性的演讲稿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独辟蹊径 文化为魂 俯仰拾掇 ——评析一篇充满智慧充满灵性的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独辟蹊径 文化为魂 俯仰拾掇 ——评析一篇充满智慧充满灵性的演讲稿》。

    演讲应该充满智慧,充满智慧的演讲,才能给听众深刻的启迪,“没有智慧的演讲等于零”(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宗教作为历时最为久远、分布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深广的人类文明现象之一,在其广博深远的思想体系中含有环境伦理观和生态意识,但宗教问题是个很敏感的话题

    一个以“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论坛,作为党政干部要演讲好,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讲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笔者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这篇演讲吧。笔者通过研读《心灵环保  世界和谐——在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论坛上的演讲》(以下简称例文),认为这是一篇力图运用东方智慧去化解世界性难题的、有自我有个性的演讲稿,它给人带来了智慧的灵性的感悟,读后有知、有识、有益。

    首先这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演讲慧在何处?慧在认识,慧在情感,慧在语言,慧在历练。

      一是慧在认识。好诗要有诗眼,好文要有文魂,文魂就是思想性。例文观点新颖睿智,见解独到精辟,思想内容广博深湛,读后发人深省。例文主题“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体现了中国文化以“和”为万物的存在之道,以“和”为最高的心灵境界。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为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者俯仰拾掇,从文化的视角、全球的视野,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的“道”,着力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中的智慧去化解一些世界性难题,很具有思维的深度、思想的深度。一个好的演讲者,应是先进理念的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深刻和丰富的,包括绿色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推动形成全面、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者用这一先进理念引领,呼吁世界各国要同舟共济。有西方学者指出,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传统可以成为创新的源泉。作者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理应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再生资源。作者像是一位领路的智者,以其深刻的思想、纯熟的文字、独特的领悟力和感受力,引领人们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是慧在情感。例文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用积极的情感引领人,用健康的情感感化人,用曼妙的情感熏陶人,言为心声,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真情实感的话,动之以情,以情动人。例文“我看了前些天的《铜仁日报》,有一篇我的家乡印江自治县杨柳乡“谋求突围与发展”的报道……报道里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动容:新屯村食用菌产业基地上,几十名工人正在给菌棒打孔。盛夏的杨柳,阳光下显得绿意盎然。忙碌的工人谈笑声、小溪哗哗水声,鸟儿欢快叫声,那一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醉人心脾。我想,我的乡亲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把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实践了环境友好型社会……”这足以见作者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灵活运用的写作技巧,更见作者的感情表达,融情入事,融情入景,是感情交流、情绪共振、目标共赴,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例文的第四、第五、第六段,作者以含情之语说理,以明理之言叙事,增强了演讲的启迪性和情感的渗透力,一方面与中国民心共振,另一方面与世界共鸣。作者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对中国智慧推崇有佳,充满文化自信,并把这一深厚的感情融化于娓娓的叙述之中,融化于侃侃的议论之中,加重了演讲的感情筹码,使演讲文情并茂。

      三是慧在语言。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可见,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对表达作者思想、提升文章品位的重要性。成功的演讲,既需要深刻而新颖的观点启迪人,也需要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语言打动人。读这篇演讲稿,会强烈地感到作者的语言功力扎实深厚、非同凡响,可以说是用智慧的语言表达智慧的思想。例文“生态的英文词——ECO,源于古希腊词汇,意思是‘家’……生态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需要这个大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合作。”作者用“生态”的英文词释义来引申阐述生态保护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例文标题“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有同素词互相配合,有同音相谐,用语精湛生动,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极富概括性和表现力。这不仅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而且反映出作者纯熟、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作者“开合”技巧的娴熟运用,使文章结构张弛有度、形式灵活多变、内容纵横捭阖,耐人寻味。如作者在开场白后,先谈基辛格博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讲马丁·雅克学者分析中国的角度,然后再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钻研中国文化,最后顺理成章扣上演讲的主题。这种从点到面,把具体问题放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引导人们从更高、更深、更广的角度去认识“运用东方的智慧去化解一些世界性难题”的深厚基础。例文还引用了许多古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这不仅使演讲内涵丰富,凸现深厚文化底蕴,而且使演讲文采飞扬,极富表现力、感染力;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采用了一些新语汇,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使语言具有了新鲜度。精于表达,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形象魅力。

      四是慧在历练。自古以来,有才的人很多,有识的人相对要少;有才的文章很多,有识的文章相对要少。文有才,读书万卷可以做到;文有识,则还要加上饱经世事、深思熟虑才成。所以人们说,文贵有识。作者在整个演讲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思考,与人们一道以严谨的态度探讨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的价值,字里行间闪烁着深刻睿智的思想光茫,凝聚着深邃的人生意蕴;从容平和、精当大气的演讲,透射出的却是作者人生的博学厚重;作者表现在其演讲内容中的哲学的真理性、历史的纵深性、人文的深刻性、政治的敏感性,凸显了思维的深度,听后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产生共鸣。知识渊博者,见而远,闻则彰,思则明,辨则清。作者思接千载、文脉悠远,视通万里、与时俱进,佛教文化引用适宜、阐述有度,传统文化引用恰切、情至理深,不仅把“老祖宗”的话确切精当地讲对,而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新话”理直气壮地讲好,引人向善向美,既不泥古,也不媚俗,分寸感极强。作者善于用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的文化因子和精神元素,来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人们一起思考探索一条更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

      其次这是一篇充满灵性的演讲国学是祖宗遗馈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国学赋予人灵性。这篇演讲稿,作者或以国学思想启迪智慧,或以国学素养修养身心,或以国学情怀拓展胸怀,或以国学精神完善人生,或以国学智慧成就事业,所以这是一篇充满灵性的演讲稿。肤浅浮躁者,难成个性;故作深沉者,失去个性;人云亦云者,没有个性。可以看出这充满智慧灵光、闪现个性思考的演讲,是作者经过长期人生阅历积累沉淀,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品位。作者高明之处在于,把与人相同的聪明用到与众不同的地方,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先贤智慧之“理”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之“事”,又用中外专家学者、政界要员从中国先贤智慧中悟出的“道行”之“事”来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之“理”,两者相互辉映、彼此交融,让演讲充满智慧灵光、迸发鲜明个性。

      以上评析,只是笔者一时之管见,难免局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附例文(有删减)
心灵环保 世界和谐
在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2013年7月21日
×××
……
前些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到贵州访问,我和他谈得很好。基辛格已经90岁了,依然思维敏捷,对世界大事和中国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他最新出版的一本书叫《论中国》,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中“势”这一概念,包括顺势而为,势不可挡,势如破竹,他认为这些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中国围棋上。由此引申到中美关系,基辛格认为两国不必、也不应该搞零和博弈,相反,共同利益可以帮助两国实现共同进步。不少中国学者看了这本书后,认为基辛格从中国哲学中悟出些道行。

我还认识一位叫马丁·雅克的英国学者,他写的书名字很响,叫《当中国统治世界》,我不大同意这个书名表达的意思,但赞赏他分析中国的角度。他认为,套用西方的经验、运用西方的观点去判断中国,往往大错特错。中国不同于西方,因为中国是有深厚文明底蕴的国家,极为重视团结和统一,一向强调政府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西方很难理解但又亟需理解的。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像基辛格和马丁·雅克一样,抛弃成见,开始钻研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试图从中找到理解中国事务和判断中国走向的钥匙,进而运用东方的智慧去化解一些世界性的难题,包括环境和生态问题。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新现象,希望涓滴成溪,汇聚成一种潮流。在这样的潮流中,既应该有西方人的身影与声音,更应该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思考和创见,因为我们是中华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对世界文明也承担着重要责任。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都与生态环保问题息息相关,这个问题正日益突出,牵动世界各国和芸芸众生。曾经有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有技术、有资金、有政策、有法律就可以做到,包括推广节能灯,使用太阳能,加大税收激励,强化法律惩戒,签订国际协定,等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这样做了,有效果,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场金融危机,导致很多节能环保的项目因为缺钱做不下去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有京都议定书这样的国际协议的,可是一些发达国家不愿履行承诺了。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国家高筑保护主义的篱笆,把国外价廉物美的节能环保产品挡在门外……

看来,环保仅靠外在的资源、努力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环保事业应该从心灵环保开始,从一些朴素的认识开始。我对此有几点初步的理解:

一是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

佛教禅宗有首很有名的诗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当然更高的境界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对大多数有情有欲的普通人而言,恐怕很难做到“本来无一物”,但“时时勤拂拭”是可以做到,也应该去做的。儒家讲“一日三省”和“慎独”也是这个意思。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讲,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清洗思想上的灰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个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同时也有扎实的文化和历史基底,因为这是数千年来中国社会对做人、做官的基本要求,也是士人和官员的基本修养。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强调正人必先正己,孟子认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佛教主张慈悲之心,这些理念愈久弥新、发人深思。“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深化于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看必须首先解决好内在的心态问题,才能更好地处理外在的生态问题。心态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生态状况。

二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佛教是珍惜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深山藏古寺”,梵净山和几乎所有的佛寺都在美丽的山水之间,僧人们是植树造林的模范。儒家也强调生命本体和世界本体的统一,将道德精神与自然精神融汇一体,认为“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上下与天地同流”,“仁者,浑然与物同”。中国绘画和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有如明代铜仁籍的著名理学家李渭的诗:“披云寻往事,流水不知年。山空琴欲冷,树古鹤来眠”。

在这样一种环境里,人是接地气、有灵性的,能够保持一颗安静、纯净、善良的心。

中国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人的主动性和局限性的统一,有如《周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节俭,珍惜物力人力,反对浪费,有如中国小学生都会背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今天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忘记这些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一定要摆好人和自然的位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仁爱万物”的情怀。

三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中国古代哲人非常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不排斥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但主张利用与养育不偏不废,反对涸泽而渔,摒弃掠夺式开发。孔子说,不要用大网捕鱼,不要射栖息在巢中的鸟。孟子说,数张渔网不能同时在一个池塘里捕鱼,这样鱼类才能持续繁衍;上山伐木不能在万木生长的春季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林木永续使用。今天看,人们在自身发展进步中,容易忘记这些老祖宗的教训和智慧,因而付出巨大代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很多人知道古巴比伦文明和古玛雅文明的辉煌,知道古代楼兰的繁华,但很少人了解正是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这些文明的陨落,有的地方今天成为不毛之地,让人扼腕叹息。中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汲取他国和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习总书记讲,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其实,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想要金山银山,首先得保证绿水青山。

我看了前些天的《铜仁日报》,有一篇我的家乡印江自治县杨柳乡“谋求突围与发展”的报道,当地克服地理位置偏、交通条件差的瓶颈,发展茶、菌、烟、蔬菜等产业,力争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人民币。报道里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动容:新屯村食用菌产业基地上,几十名工人正在给菌棒打孔。盛夏的杨柳,阳光下显得绿意盎然。忙碌的工人谈笑声、小溪哗哗水声,鸟儿欢快叫声,那一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醉人心脾。我想,我的乡亲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把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实践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中国梦”。
 
四是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

生态的英文词——ECO,源于古希腊词汇,意思是“家”。如同梵净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自然保护网”的一员,在全球化时代,地球是一个地球村,是一个大家庭,因此生态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需要这个大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合作。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深刻和丰富的,包括绿色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推动形成全面、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坚持发展模式多样化,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国际社会公认的先进理念,既有我们中国人的贡献,也在助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同舟共济是中国成语,和普渡众生一样,有很强的佛教寓意。金融危机后,美国人欧洲人越来越多地讲“我们在一条船上”,和“同舟共济”是一个意思。我常给外国朋友讲,各国应该“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这个舟就是地球、就是国际事务和国际体系,各国都是船上的水手,需要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平等互利,共克时艰,朝一个方向使劲,这样才能战胜风雨、驶向彼岸……

同舟共济还是一种主张和谐的世界观,佛家和儒家都追求和谐,五大宗教都主张和平与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和谐,都是和谐世界的题中之义。“和而不同”是和谐的要义,“共同发展”是和谐的目标。中国古人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如果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种豁达的心态和理性的行为,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谢谢大家!

(王会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客服QQ:38536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