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素材 > 精品汇编

20240522:调查研究主题评论文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27篇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0522:调查研究主题评论文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27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0522:调查研究主题评论文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27篇》。

 

 

 

发扬好调查研究优良传统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兴调研之风。

调研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那么往往被作为调研对象的基层干部,该如何发扬好调查研究这个优良传统?

不回避问题。调研工作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找出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是调研工作的重要原则。雾里看花,找到问题不易,如果基层干部怕追责,选择报喜不报忧、对待问题避重就轻,那就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回避问题的结果只能是问题越积越多,甚至积重难返,免不了追责,还可能错过纠错纠偏的最佳时期。面对问题,基层干部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刮骨疗伤,才能涅槃重生、破茧成蝶。

不夸大成绩。日常调研中,听取汇报是最为常见的工作方式之一,然而在形成工作汇报材料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错误地把政绩作为衡量自己配合完成调研工作的“金标准”,导致拔高成绩、夸大成效等现象偶有发生。基层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好大喜功、不夸大成绩,那么面对调研工作,既能如实反映情况,又能轻松完成配合任务。

践行“再调研”。调研活动对于基层工作确实是难得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切忌当作“一阵风”。如果调研时轰轰烈烈,调研后销声匿迹,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置之不理、淡化处理,那么问题就依旧是问题,下次调研时原来的新问题就变成老问题。基层不是终点站,基层干部应该践行“再调研”,也就是自我检视,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到乡镇、村等基层一线再梳理、再查摆调研反映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深入总结经验,真正做到彻查彻改、举一反三,使调研成为基层治理的“监测器”,推动落实的“晴雨表”。

 


 

调查研究要走进群众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把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键在于走进群众。走进群众,宝山捡宝;走不进群众,徒劳往返。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只有走进群众中,走进百姓家,才能在实地走访调研中,真正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了解百姓的心声,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增进党群干群关系。

走进群众,要做到“心上见”。走进群众,要身到心至。停留于见个面、握个手、打个招呼说句话,不过蜻蜓点水面子活,未可全抛一片心,难有收获。古人云:“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走进群众,须得做知己、真知心、成知音,“心上见”,相通相印,才真正进得去。和群众相互知人知面又知心了,群众感到你信得过、靠得住,才和你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想当年,xx记者xxx来到xx村,用笔和镜头与贫困群众交心,才使“x个人只有x个碗,已经断粮x天”的贫困写照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毕节试验区焕得生机。心上见,得有“立根原在群众中”的站位,全身心扑在群众身上,起心动念想群众,一言一行为群众;得有“一枝一叶总关情”情怀,把群众利益挂在心头,大事不怕难,小事不嫌烦,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之所盼,必办应心。

…… 此处隐藏4488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客服QQ:385360298